diff --git a/6-Stream Pipelines.md b/6-Stream Pipelines.md
index 35e5398..f823751 100644
--- a/6-Stream Pipelines.md
+++ b/6-Stream Pipelines.md
@@ -137,7 +137,7 @@ Stream流水线组织结构示意图如下:
方法名 | 作用 |
void begin(long size) | 开始遍历元素之前调用该方法,通知Sink做好准备。 |
void end() | 所有元素遍历完成之后调用,通知Sink没有更多的元素了。 |
boolean cancellationRequested() | 是否可以结束操作,可以让短路操作尽早结束。 |
void accept(T t) | 遍历元素时调用,接受一个待处理元素,并对元素进行处理。Stage把自己包含的操作和回调方法封装到该方法里,前一个Stage只需要调用当前Stage.accept(T t)方法就行了。 |
-有了上面的协议,相邻Stage之间调用就很方便了,每个Stage都会将自己的操作封装到一个Sink里,前一个Stage只需调用后一个Stage的`accept()`方法即可,并不需要知道其内部是如何处理的。当然对于有状态的操作,Sink的`begin()`和`end()`方法也是必须实现的。比如Stream.sorted()是一个有状态的中间操作,其对应的Sink.begin()方法可能创建一个盛放结果的容器,而accept()方法负责将元素添加到该容器,最后end()负责对容器进行排序。对于短路操作,`Sink.cancellationRequested()`也是必须实现的,比如Stream.findFirst()是短路操作,只要找到一个元素,cancellationRequested()就应该返回*true*,以便调用者尽快结束查找。Sink的四个接口方法常常相互协作,共同完成计算任务。**实际上Stream API内部实现的的本质,就是如何重写Sink的这四个接口方法**。
+有了上面的协议,相邻Stage之间调用就很方便了,每个Stage都会将自己的操作封装到一个Sink里,前一个Stage只需调用后一个Stage的`accept()`方法即可,并不需要知道其内部是如何处理的。当然对于有状态的操作,Sink的`begin()`和`end()`方法也是必须实现的。比如Stream.sorted()是一个有状态的中间操作,其对应的Sink.begin()方法可能创建一个盛放结果的容器,而accept()方法负责将元素添加到该容器,最后end()负责对容器内元素进行排序。对于短路操作,`Sink.cancellationRequested()`也是必须实现的,比如Stream.findFirst()是短路操作,只要找到一个元素,cancellationRequested()就应该返回*true*,以便调用者尽快结束查找。Sink的四个接口方法常常相互协作,共同完成计算任务。**实际上Stream API内部实现的的本质,就是如何重写Sink的这四个接口方法**。
有了Sink对操作的包装,Stage之间的调用问题就解决了,执行时只需要从流水线的head开始对数据源依次调用每个Stage对应的Sink.{begin(), accept(), cancellationRequested(), end()}方法就可以了。一种可能的Sink.accept()方法流程是这样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