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1 | +【 日 期 】19960416 |
| 2 | +【 版 号 】10 |
| 3 | +【 标 题 】众人评说“单双号” 为缓解市区交通堵塞, |
| 4 | + 北京市今年2月出台一项削减交通流量的措施, |
| 5 | + 对四类机动车进入三环按车牌号分单双日行驶。 |
| 6 | + 此举在社会上引起反响―― |
| 7 | +【 作 者 】张悦/田俊荣/潘圆 |
| 8 | +【 正 文 】 |
| 9 | + (撰文:田俊荣 潘圆 摄影:本报记者 张悦) |
| 10 | + 限号出效果 |
| 11 | + 京城行路难。 |
| 12 | + 1996年2月6日,北京市公安局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削减交通流量的通告》,规 |
| 13 | +定自2月12日起,除节假日、法定公休日外,吉普车、旅行车、轻型小客车和微型小 |
| 14 | +客车在三环路内按车牌尾号分单双日行驶。这些车,北京比较常见的有夏利、奥拓、2 |
| 15 | +020S、三星子弹头等10余种。出租车、小公共汽车、单位班车等不受限制。同时 |
| 16 | +还出台了“增划公共电汽车专用停车区标线”等5项便利公交的措施。 |
| 17 | + 这一措施出台时间不长,已见效果。据交管部门测算,目前北京市三环路的日车流 |
| 18 | +量已减少9.3%,与预计目标基本吻合,朝阳门至阜成门东西干线甚至锐减16%。 |
| 19 | +受惠最大的莫过于上班族,有数字表明,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公共汽车正点率提高了12 |
| 20 | +%。看来,“单双号”措施初见成效。 |
| 21 | + 两种不同看法 |
| 22 | + 正如车牌尾号有单双之分一样,通告一出,也自然出现各种看法。 |
| 23 | + 有关人士认为:被削减汽车90%以上是国产小排量车,如夏利等经济型汽车,绝 |
| 24 | +大多数进口轿车因其排量普遍较大,不在受限之列,这是否会对国产汽车工业产生一定 |
| 25 | +的影响。 |
| 26 | + 在位于北三环中路的一家汽车租赁公司,笔者看到,约有十几台经济型汽车静静地 |
| 27 | +停在大院里。据介绍,先前生意最火的时候,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求租电话;通告出 |
| 28 | +台后,这些占公司汽车总数2/3的小排量车变成了“嫁不出去的姑娘”。 |
| 29 | + 另一些人说,从长远看,《通告》对“轿车进入家庭”是否有负作用值得商榷。 |
| 30 | + 众说纷纭中,站在交通第一线的交通管理部门更有满腹苦水。 |
| 31 | + 时下,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98万台,仅去年一年就净增15万台,相当于一 |
| 32 | +个中等城市的全部汽车保有量。但是,道路年增长率却始终比机动车增长滞后11个百 |
| 33 | +分点。车多路少,随之带来这样一组棘手的数字:交通拥堵平均每月高达1000次以 |
| 34 | +上;拥堵路段是两年前的2倍。二环、三环路的车辆时速已从1994年的45公里降 |
| 35 | +至1995年的33公里,城区干道仅为12公里左右。高峰时,车辆首尾相接,整整 |
| 36 | +10分钟趴在路上不“挪窝”,连成一条壮观的车龙。瞻念前途,令人担忧。 |
| 37 | + 北京从1978年开始就逐步削减车流量,目前大、小货车合计仅占总流量的10 |
| 38 | +%,且专用于拉煤、菜、粮等市民生活必需品。继续限车,唯有对客运车采取措施。北 |
| 39 | +京机动车污染十分严重,虽然车辆保有量仅及洛杉矶的1/8,污染物排放量却相当于 |
| 40 | +后者的两倍,小排量车由于技术设施简陋,尾气污染物排放超标准往往超过其它轿车; |
| 41 | +另外,其空驶率通常较高,一般为41%,其中旅行车高达66.5%。因此,限号行 |
| 42 | +驶就首当其冲地落在这些小排量车的头上。 |
| 43 | + 限号的“潜力” |
| 44 | + 要不要限车?从近期看,缓和路、车矛盾,无非两条途径:增路与限车。前者囿于 |
| 45 | +资金掣肘不是朝夕之事,后者不失为一条权宜之计。 |
| 46 | + 怎么限?有人认为,限车已见成效,但由于被限车辆仅占交通总量的17%左右, |
| 47 | +且通告出台至今,京城机动车又陡增2万余台,因此限号不仅需要坚持,且有待进一步 |
| 48 | +完善。 |
| 49 | + 对此,有的专家主张,对各单位自备车辆实行“单双号行驶”措施。从运营效率看 |
| 50 | +,北京市各单位拥有的客运机动车只承担全部客运量的6%,自备货车竟比运输专营企 |
| 51 | +业效率低8倍。从车辆结构看,北京市98万台机动车中,单位自备车是“大头”,约 |
| 52 | +有40万台,其中部分车的利用率偏低,可不可以对这部分车限号行驶? |
| 53 | + 一位“面的”司机说:“这么做,对单位没什么损失,如果非行驶日有急事,就打 |
| 54 | +‘的’呗!” |
| 55 | + 有人建议:对出租车实行“轮休”法。贵阳市的出租车按线或片区分成6组依次轮 |
| 56 | +休周一至周六,并将轮休日期喷涂在车身上以备督查。一则司机可利用闲暇修车、解乏 |
| 57 | +;二则有助于减轻交通的堵塞现象。三则因车量减少,单机车满载率相应增高,车况好 |
| 58 | +,速度快,出租车营业额反而有所上升。掐指算来,若北京仿效“贵阳模式”,每天可 |
| 59 | +减少1万台出租车,因出租车行驶频率最高,所以车流量会较大幅度地下降。 |
| 60 | + 寻找路、车矛盾的和谐点 |
| 61 | + 从短期看,路与车的矛盾会一直存在,车服从路是缓解矛盾的必然之举。从长远看 |
| 62 | +,有必要寻觅一种路与车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。为此,有关方面人士建 |
| 63 | +议: |
| 64 | + ―――将车与路“捆”起来。人口密度远大于中国的日本,是靠对汽车征收汽油税 |
| 65 | +解决了70%的修路资金,形成完善的道路体系。我国现在对汽车征收固定的养路费, |
| 66 | +且划归公路部门所有,负责城市道路建设的城建部门无法从中分羹。只能从一笔数额不 |
| 67 | +大且要用于消防、小学校舍维修等20多项用途的“城市维护建设税”中抽取一些作建 |
| 68 | +路资金。有关方面的同志建议:不妨改征汽油税或燃油税,且适当向城建部门倾斜。这 |
| 69 | +样,有望进入“车多(数量多或出行频率高)了路增,路增了促车”的良性循环。 |
| 70 | + ―――将人与人“捆”起来。意谓在城区内优先发展大运量、社会化的运输方式。 |
| 71 | +在单双号通告中,北京提出了一些便利公交的措施,这无疑是明智的。不妨像一些国家 |
| 72 | +那样,划分、设置公交车专用车道(目前可在市区最繁华的路段试行),以高速、优质 |
| 73 | +服务吸引大众乘坐。还可考虑将单位自备车社会化服务,以提高城区既定道路面积的使 |
| 74 | +用效率。 |
| 75 | + ―――将车与住房“捆”起来。车辆猬集城区是“行路难”的重要原因。不少人在 |
| 76 | +探讨中发现,借助轿车,使房价相对便宜的卫星城镇、郊外空气清新的地区成为居家的 |
| 77 | +理想去处,“住”的分散,引起“行”的分散,从而可减轻城区道路的负荷。 |
| 78 | + 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城市交通是个世界性的难题,这个难题的破解工作刚刚起步 |
| 79 | +,也是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据了解,上海、大连等地也在着手准备对部分车型进行限制 |
| 80 | +,相信这个问题会解决好。 |
| 81 | + |
| 82 | + |
| 83 | + |
| 84 | + |
0 commit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