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Notifications
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- Fork 31
tools
[TOC]
在这之前请将 BpiBit 板子接入电脑,并确认存在串口驱动。
连接成功如图,在设备管理器中可以看到此时串口驱动正常且为COM3,所以我们只需要用相关的串口调试助手获取数据即可。
现在打开本目录下提供的工具 WinCom 文件夹,打开压缩包后直接双击打开 COMdbg.exe ,将出现如下界面,如果出现打不开的情况请更换其他类似串口调试助手。
点击 COM3 的下拉列表的检测会获得其他串口,确保和看到的串口一致即可,接着点击打开后,就会如下图出现数据,前面存在一段乱码是不影响的,主要是看后面输出的信息,如下图所示。
这样,你就学会了如何使用串口调试助手了,是不是很简单?
会使用 Linux 的同学应该不需要我教了吧。我附上一些图示就好了,我推荐安装 minicom 串口工具后到 minicom 配置 即可。
打开的命令默认为 sudo minicom -D /dev/ttyUSB0
,开启后效果如下图。
抱歉,这......大概是和上面的差不多的。
先进入该模式SmartConfig(A键)后等待配网。
当我们第一次使用 BpiBit 板子或想更换板子连接的 WIFI 的时候,会在串口调试助手里看到如下图的内容,有关于 SmartConfig 配置的功能,其中 smartconfig: SC_STATUS_FINDING_CHANNEL 表示 SmartConfig 正在等待配网。
注意,当处于配网模式的时候,此时面板上的 BpiBit 中 t 上的 LED(18) 将会亮起!
这时候我们可以从口袋里掏出手机,点上一曲普通的Disco,不是,emmm.....你应该可以下载安装并打开我提供的 Android 软件(SmartConfig.apk Or EspTouch.apk),没有安卓机?抱歉,这个,要不你从我这里拿一台去吧,用完快递回来给我就可以了。
用我酷炫的 Redmi NOTE4X 打开 SmartConfig.apk 软件的截图如下,可以看到,我现在所在的 WIFI 名称,接着我要填入 WiFI 的密码。
确定没问题了就点上唯一可以点的按钮(CONFIRM),手机的软件将会出现如下等待画面。
接着串口会输出如下信息。
成功连接的情况下,串口输出如下图所示的信息[WIFI AP+STA] ESP32 IP: XXX.XXX.XXX.XXX !
。
而手机软件也会告诉你板子现在的 IP 地址。
现在你就知道了板子的IP了,然后开始访问它吧。
提示:你也可以通过 http://bitXXXX.local
的地址来达到和 IP 访问一样的结果,它需要路由支持 mDns 功能,结合你的板子的名称即可快速访问到你的板子,如果你不清楚,可以在板子开机后试试。
注意: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的话,它会格式化区域并重启一次以进入系统(会输出许多信息可以忽略),最终成功连接了结果如图。(如果没有连接成功,请换个 WIFI 试试,因为有些不兼容的 WIFI 会积极拒绝连接从而导致持续出现 [WIFI AP+STA] Wifi STA disconnect event, reconnect!
,出现这样的情况,建议重启板子或重新配网再次尝试,最后才考虑是 WIFI 热点的路由问题。
这是个问题......
如果已经得知板子的IP,例如就在刚才我已经得到 IP: 192.168.1.14 了,就可以尝试访问板子的内部空间了。
提示:目前板子会在上电的时候输出 4 个十六进制数值,比如:92C2 ,这个可以可以用来代替 IP 访问板子空间,或与他人区分板子,此时访问的地址可以是域名 http://bit92c2.local
,从而取代 IP 地址进行访问 WebDAV ,方便更换的连接 WIFI-AP 的时候不需要再新建客户端链接配置,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使用不受影响。
这是一个跨平台的磁盘映射命令行工具 Rclone,它使用起来非常的简单。
强烈推荐的此方式访问,以 Windows 为例,仅需编辑 WinRclone 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即可,在操作前将目录下提供的 winfsp-x.x.xxxxx.msi 程序先安装。
第一个文件是板子的配置信息,第二个文件是Windows的批处理(bat)启动脚本,按如下说明设置好自己的板子信息即可。
``` shell
[bite13d]
type = webdav
url = http://bite13d.local
vendor = other
user =
pass =
[bite13d_ip]
type = webdav
url = http://192.168.1.214
vendor = other
user =
pass =
```
``` shell
goto note
Windows 系统下需要安装 winfsp (已提供)
在同目录下的 rclone.conf 中设置如下信息
[bite13d]
type = webdav
url = http://bite13d.local
vendor = other
user =
pass =
[bite13d_ip]
type = webdav
url = http://192.168.1.214
vendor = other
user =
pass =
针对自己的板子只需修改 [bite13d] 和 url = http://bite13d.local ( http://192.168.X.XXX ) 的 bite13d 改成自己的板子名称或 IP 地址。
:note
rclone mount bite13d: k: --cache-dir C:\BpiBitTemp --vfs-cache-mode full --config rclone.conf
rclone mount bite13d_ip: k: --cache-dir C:\BpiBitTemp --vfs-cache-mode full --config rclone.conf
pause
```
效果如图,板子将提供一个磁盘空间供用户使用,可以直接在内部编辑
注意:关了控制台的话,该磁盘会直接移除,编辑器可能会提示代码已丢失(删除),但是它还存在板子内部的。
以 CarotDAV 为例
设置界面如图
它功能相对较弱,只能上传和下载文件。
以 WebDrive 为例,打开软件界面如下。
点击 New 新建一个连接,如下图,选择 WebDAV HTTP。
输入板子的IP,点击下一步,直到完成并保存。
接着会回到主界面。
鼠标双击出现的IP地址,等待连接成功后会直接弹出文件夹。
然后你就可以开始编程啦。
以 MountainDuck为例,打开软件界面如下。
由于我们板子的 WebDAV 是使用HTTP协议且允许匿名进行访问,也就是无用户认证,所以需要修改如下图。
选择 WebDAV(HTTP) 项后填入我们板子的IP,其中的 Anonymous 指匿名,可有可无不影响,可以按下 Connect 尝试连接,成功了会弹出文件夹,如果不成功就会弹出 Try Again ,重试它直到成功即可。(如果你还没开始编程的情况下)
然后你又可以开始编程啦。
以 WebDrive 为例,打开软件界面后点击右上角第二个菜单按键,出现界面如下。
新建一个连接,点击 Add Site,如下图,选择 WebDAV 。
输入自定义的名称,和板子的IP与任意用户密码(比如 1 和 1),点击 Save 保存。
接着会回到主界面。
点击刚才添加的 BpiBit,等待连接成功后会直接进入文件夹,就可以看到内部的代码文件了。
然后你又又可以开始编程啦。
我使用的是 Lubuntu 17 系统(基本和 Ubuntu 一致),在默认提供的 PCManFM 文件管理器中直接输入 dav://192.168.1.14/ 就可以了,dav:// 意思是使用 WebDAV HTTP 访问 IP 地址,访问结果如下图。
推荐使用 VsCode 进行编程,Vim 和 Emacs 也都不错,注意不要使用Gedit,保存时会卡死的,这种情况只能从外部拖入文件到其中覆盖保存。
这是个问题......
这也是个问题......
在这之前你需要先掌握 Windows 或 Linux 下的访问方式。 浏览器在线编程
Windows随意,而Linux下不建议用gedit,推荐使用网页在线编辑的软固件。 但凡编写代码文件保存时卡死了,多数是文件管理工具没有缓存导致的,这时候你需要将代码文件带到外边编辑并保存,然后再移动回文件夹中覆盖文件。 反正我提供的在线编辑器没有这种问题XD。